6月5日,市政協主席侯中文前往巴州區鼎山鎮玉鳳村、康民村,督導調研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治理、駐村幫扶等工作。
玉鳳村是侯中文鄉村振興定點聯系幫扶村。在拱橋河圈桶養魚產業基地和巴山肉牛養殖場,侯中文實地察看該村特色養殖發展情況,與相關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詢問養殖規模、就業帶動、產業前景等情況。他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是壯大集體經濟、促進強村富民的有效手段。要立足資源稟賦,培育發展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帶動能力強的特色優勢產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增強發展實力、經營活力和帶動能力。相關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聚焦扶優做強,鼓勵更多龍頭企業、合作社和養殖大戶參與進來,帶動更多村民致富增收。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積極投身到“持續深化‘聚引幫’·同心共建現代化巴中”專項行動中來,切實發揮自身優勢,在技術支持、產品銷售、政策爭取等方面獻計出力,助推產業提質增效。
在康民村,侯中文先后來到僵蠶養殖基地、斑竹林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地,現場察看僵蠶、果蔬、食用菌等養殖種植產業發展情況,聽取村“兩委”、合作社負責人在產業發展方面的思路和意見。他強調,要科學構建設施農業管理體系,因地制宜探索種植養殖模式,盤活閑置資源,不斷健全農業產業鏈條,打造設施農業品牌,帶動更多種植養殖戶鼓起“錢袋子”,豐富廣大市民的“果盤子”“菜籃子”。村“兩委”、駐村工作隊要主動作為,聚焦利益聯結和科技創新,積極探索“科研+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持續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侯中文還調研了鄉村治理工作,走訪鎮村干部和部分群眾,實地察看玉鳳村日間照料中心運行情況,詳細了解開展“道德銀行”積分制管理推動鄉村治理的經驗做法。他要求,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聚焦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積極在新鄉賢助推鄉村振興、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等方面開展探索實踐,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質量發展。
市政協秘書長王俊嶺參加。(記者 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