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市各部門各單位相繼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大家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全會精神,結合實際抓緊謀劃部署、細化工作任務,為推進我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貢獻力量。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要求,全體干部職工要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不折不扣抓好落實。要深學細悟抓落實,準確把握全會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深刻認識文旅融合對巴中發展的重大意義;要細化舉措抓落實,找準服務文旅融合發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為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旅游強市貢獻人社力量;要統籌結合抓落實,統籌抓好就業創業、社會保障、勞動關系、人事人才各領域工作,持續推動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全市人社系統將重點在加強文旅人才隊伍建設上下功夫。加大公開招聘、公開選聘、公開引進的頻次和力度,多渠道充實文旅人才;持續提升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多舉措培育文旅人才;支持符合條件的優秀文化專業技術人才通過綠色通道申報評審高級職稱,支持符合政策傾斜條件的文化專業技術人才降低條件申報評審中、初級職稱,多維度激勵文旅人才。
市投促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議要求,全市投促系統要以全會精神為指引,立足本職,奮力推動文旅招商工作邁上新臺階。一是推動資源和場景供給發布投資機遇,圍繞生態康養度假地、全國第二大蘇區等地標性文旅資源開發,集成編制和發布一批文旅融合發展產業招商機遇清單。二是瞄準頭部企業和優質項目攻堅招引。瞄準文旅行業頭部企業和行業領先機構,開展“雙招雙引”攻堅行動,搭建“龍頭引領、骨干架構、中小跟隨”投資經營主體矩陣。三是突出創新方式和增添路徑構建產業生態。著力開辟政策驅動合作、產業基金引導、技術引進賦能等多元合作模式,大力提升文旅服務品質和消費體驗,助力實現“文體旅商展”融合發展。
市委黨校(四川大巴山干部學院)召開校(院)委會(擴大)會議強調,要立足黨校(四川大巴山干部學院)職能定位,做到工作職責心中有數、工作質量追求極致、工作效率事半功倍,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見效。要強化宣傳推介,提升學院對外影響力。聚焦中省部門、央企、省屬國企、高校醫院、機場高鐵通達城市、“五支幫扶力量”等重點對象,優化推介方式、常態走訪宣介,進一步擴大學院知名度和美譽度。要突出“信仰忠誠”主題,打造精品課程。以學員為中心、教師為支撐,重點攻堅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征精神的重要論述、院士文化、“四龕福城”等方面人無我有的特色課程。要整合川陜蘇區資源,豐富現場教學線路。集合成渝西、川陜蘇區周邊市縣紅色資源,串珠成鏈優化“7+N”紅色精品教學線路。
市供銷社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強調,全市供銷系統要立足實際,找準工作切入口,推動全會決策部署落實見效。要優化“巴食巴適”特產連鎖店布局。發揮市巴食巴適產業協會作用,制定完善品牌管理辦法。推出巴中特色文創產品。加快建成“巴食巴適”食品加工廠,打造“巴中醬肉包子”等優勢單品。推廣使用“巴食巴適”紅色IP形象,開發一批紅色文化、景區聯名等特色文創產品。拓展“巴中產·巴中造”產品展銷渠道。做優“巴適GO”電商平臺,上線更多巴中本地農特產品、非遺文創產品。開設“巴適GO”平臺文旅融合版塊。持續開展“百村千人”助農直播活動,舉辦巴食巴適宴品鑒活動和特色展會,助力“巴中產·巴中造”產品銷售。發揮行業優勢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做優做強觀光、采摘、研學景觀農業,打造供銷懷舊復古門店,推動特色農業由產品銷售向營銷風景、營銷文化、營銷體驗轉變。
市殘聯召開學習專題會議強調,要找準殘聯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主動融入全市文旅發展“一盤棋”。要在共建共享中提升幸福成色,聚焦文旅融合賦能殘疾人事業。一方面,大力促進殘疾人在文旅產業鏈上就業創業,積極對接文旅項目、景區、酒店、文創企業等,開發適合殘疾人的崗位,如非遺傳承助理、景區講解(含手語)、文創制作、民宿服務、網絡營銷等,加大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特別是面向文旅新業態),提升就業競爭力,落實扶持政策,鼓勵殘疾人創辦文旅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另一方面,推動殘疾人文體活動深度融入文旅場景,探索“文化+旅游+殘疾人體育藝術”融合模式,支持殘疾人藝術團體、體育隊伍在景區、節慶活動中展演(如輪椅舞蹈、盲人樂隊表演、殘疾人書畫展銷等),既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又展示殘疾人自強風采、傳遞社會正能量。同時,聯動保障殘疾人共享文旅發展成果,協同相關部門,大力推進景區、文化場館、交通樞紐等公共場所的無障礙環境建設和改造升級,提升無障礙服務水平,確保殘疾人朋友能夠安全、便利、有尊嚴地共享“詩意山水·紅色巴中”的文旅資源。(龍海燕 巴中融媒記者 張永龍 姜春 曾洲 袁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