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產業關聯性高、輻射面廣、帶動性強,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從“規模擴張”進入到“價值重構”的新階段。面對新階段的新形勢新特征,市委五屆十次全會提出,要聚焦品質場景供給深化文旅融合發展,以場景驅動代替資源依賴,通過全產業鏈整合、全季產品開發、全域智慧升級,推動資源稟賦向經濟效益轉化。
不同階段文旅產業有不同特征。文旅產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從資源化時代、產品化時代演變到如今的場景化時代。消費升級、技術賦能推動文旅玩法花樣百出,帶動文旅業態百舸爭流、競相綻放。同時,在旅游“選擇大爆炸”的當下,游客分眾化、圈層化、標簽化不斷提速,有所為有所不為地匹配興趣場景,推出更加多元個性的旅游選項成為現實選擇。
文旅消費的本質是場景消費,而品質場景、人氣場景的核心是沉浸感、互動性、記憶度,關鍵要直抵人心。這就要求我們把品質場景人氣場景供給作為業態融合落腳點,將分散的文旅要素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可傳播的體驗場景,真正實現業態從“物理疊加”到“化學融合”的飛躍。
萬物可“+”,一切皆能成風景。巴中文化厚重、資源富集、生態優良,實現高品質場景供給,離不開農商文旅體教康“七位一體”。文城景融合方面,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脈是關鍵,打造“四龕福城”,推進文城相融、景城一體。文科教融合方面,重點是依托科普大視界,整合市內紅色資源、世界地質公園、石窟等資源,推動研學課程科普化、紅色化、生態化。文康養融合方面,可圍繞國家級、省級旅游度假區,依托氣候、森林、溫泉等獨特資源,發展康養業態、豐富康養場景、開發康養產品,建設康養勝地。文娛體融合方面,打造節會演藝賽事活動矩陣成為重中之重,具體而言就是辦好光霧山國際紅葉節等節會,引進和承辦好國際知名、國內頂級體育賽事。農文旅融合方面,重點是修復鄉愁記憶場景,發展特色巴山民宿,助力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文創商融合方面,需要加強文創產品、旅游商品開發,豐富消費場景,提振旅游消費。
場景化時代,文化從“被觀賞的展品”變為“可參與的生活”,城市從“游客目的地”轉型為“主客共享精神家園”。順應新階段文旅產業發展的新特征,通過“文旅+百業”“百業+文旅”,不斷衍生新產品、新服務、新場景,豐富旅游產品種類和內容,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價值增長的同時,巴中高質量發展的成色也將更足。(巴中融媒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