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電子信息產業“鏈式反應”
●以商招商、聚鏈成群
引育優質企業,打造集研發、制造、銷售等于一體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產業鏈延伸、價值鏈升級
從零星布局到形成涵蓋研發、制造、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完整產業鏈
●一流服務營造優質生態
在技術創新、水電氣運、招工用工等方面主動銜接、主動服務,全力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降本增效
電子信息產業是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確定的五大主導產業之一,潛力巨大、市場看好,顯示出穩步加快的發展態勢。把巴中具體產業賽道置于全省產業發展大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渝西城市群等國省大戰略中思考和謀劃,電子信息產業正是一個主要的融圈建鏈突破口和切入點。
五月人倍忙。以“融圈建鏈”為抓手,以“鏈式反應”激活產業發展動能,巴中正加快招引優質企業、優化產業生態、提升營商環境,奏響巴中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樂章。
招大引強
推動產業鏈加快延伸
5月9日,在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四川)啟幕現場,我市簽約2個項目,分別是巴州區與深圳市瑞榮達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約的巴州區精科模電生產項目、南江縣與蘇州貝拉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簽約的晶圓級芯片封裝制造項目,為巴中電子信息產業“融圈建鏈”再度加碼。
從簽約項目看發展:立足電子元器件(新型顯示)、智能終端兩大細分賽道,全市電子信息產業鏈正加快延伸,企業體量也越“鏈”越大。
按照“圈鏈”思維,搶抓招商引資正是全市電子信息產業鏈貫通的關鍵所在。
從深圳遷至巴中,從初步洽談到最終簽約,再到進場裝修,巴中市鑫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巴中的整個過程僅用了短短3個多月的時間,這既是“巴中效率”的最好詮釋,更體現出全市聚力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延鏈補鏈的決心。
而這,僅是巴中電子信息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生動切片。縱觀當下,巴中正圍繞電子信息產業上下游環節,按圖索驥攻堅招商,與現有電子信息企業配套成群,聚力打造具有競爭力的西部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這款LED顯示屏厚度只有10毫米,每平方米重量僅15公斤。無需風扇空調散熱,能長時間保持低溫工作,壽命長、故障低、免結構、無箱體,‘卷起來’就可以便捷運輸。”四川鑫亞商顯光電有限公司西南區總經理羅志華介紹。
去年11月14日,在巴中企業(成都)幸福中心舉行的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電子信息產品“出川出海”專項推介會暨招商引資“冬春攻勢”啟動儀式上,成都喃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美國客商JONATHANNOELKOTT(中文名:江喃)對此十分感興趣。
“這款可以‘卷起來’的LED屏輕巧、便捷,質量好,滿足我們活動展示的需求,也能作為移動車載屏,甚至可以用于5D立體XR虛擬沉浸式表演的展示等。”來到中國已經二十多年的江喃說得一口流利的四川話,現場便跟四川鑫亞商顯光電有限公司簽訂了意向合作協議。
羅志華還透露,目前公司已取得LED顯示屏安裝結構專利,產品遠銷海外,近期與巴基斯坦的一家企業簽訂了300萬美元的采購合同。
以商招商,聚鏈成群。通過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電子信息企業,巴中正在打造一個集研發、制造、銷售等于一體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吸引國內外投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形成產業生態良性循環。
集成發展
為“先進制造強市”賦能提質
夜幕降臨,巴中臨港產業園依舊熱鬧非凡。運輸電子信息產品的車輛絡繹不絕,穿梭在園區各個角落。廠房內,燈火輝煌,生產線不停歇地運轉,產業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
四川永潤欣科技有限公司近期試產的新產品進展順利,并獲得了客戶的積極反饋。該公司負責人凌選熱情展示了他手中的智能手機,臉上洋溢著興奮與自豪。
“公司已踏上產品全面更新換代的征程,并成功推出了領先的‘AI互聯易’產品,從而鞏固了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凌選說。
當前,該公司產值已突破7億元大關,五條生產線高效運轉,正全力以赴應對包括100萬臺智能手機及每月10萬臺功能機在內的龐大訂單。
這些最新進展的背后,指向的正是巴中電子信息產業不斷向著產業鏈延伸、價值鏈升級的大趨勢。
今年3月,在南江縣東榆工業園區內,四川卡車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產,200多臺先進生產設備整齊排列,全力趕制LED數碼皮線燈及配套產品。技術人員通過電腦和手機等智能終端實時監控設備的運行狀況,智能化管理系統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同一時間,在巴州區工業園智能制造基地光電顯示產業園的四川高顯科技有限公司內,5個潔凈無塵車間內的工人正利用全機械自動化設備進行數碼切割、玻璃打磨,并給半成品的中控屏做物理強化、印刷和鍍膜、超聲波清洗、烘烤干燥,緊張有序地趕制要送往上海、深圳等地的液晶顯示屏產品。
圍繞新型顯示電子信息產業鏈,全市已初步形成巴州區LCD和OLED顯示模組、南江縣LED照明兩個產業集群,并不斷優化鏈主企業培育,攻堅關鍵配套項目建設,加快打造具有辨識度、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從最初的零星布局,到如今形成涵蓋研發、制造、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完整產業鏈,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巴中連通現在與未來的一條產業脊梁和重要紐帶,為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專業服務
推動營商環境與日俱佳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巴中建成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同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息息相關。
在巴中做生意是否容易,企業最有發言權。
“服務員,請來兩杯咖啡!”5月13日,在通江縣金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通友精工智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偉走進時尚溫馨的企業幸福中心,坐在2樓咖啡廳靠近窗邊的位置,與新入職技術人才洽談入職細節。
在該園區,除了擁有和其他工業園區一樣鱗次櫛比的標準化廠房、不斷延伸的寬闊產業大道,以及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外,還有堪比五星級酒店環境的咖啡廳、現代化書吧,娛樂室、籃球場、羽毛球場等休閑設施,以及生活超市、快遞驛站、理發室等配套服務。
“服務團隊的效率高、態度好,讓我們企業切實感受到了關懷與支持。”說起南江縣“金牌保姆”服務質效,四川卡車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海洪贊不絕口。
去年8月,光電聲學智能制造項目成功簽約落地南江。為幫助卡車拉智能科技公司早日實現投產,企業幸福中心迅速組織“金牌保姆”服務團隊,當日便完成企業登記注冊,僅用一周時間就辦好所有入駐手續,并妥善解決用水用電等問題,使企業足不出園便達到生產條件。
“恩陽對電子信息產業的扶持力度非常大,這不僅為我們企業提供了堅實的發展后盾,更堅定了我們深耕該領域的決心。”中穎電子科技總經理魏青龍坦言,自企業投產至今的兩年多來,在恩陽產業政策的鼎力支持下,企業持續提升自動化制造水平,成功實現了管理與生產技術的雙重升級。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在技術創新、水電氣運、招工用工等方面主動銜接、主動服務,全力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降本增效,用一流政務服務營造更優質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
“我們將全力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融圈建鏈’,繼續精準招大引強,加快在建項目建設,促進更多延鏈補鏈強鏈企業落地巴中,長效推動產業集聚加速成勢。”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巴中融媒記者 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