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av番号在线观看,手机看片日韩国产,91视频青青,91在线小视频,国产区一二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重要轉載 > 市委市政府信息

巴山飛虹啟新程 ——寫在巴南高鐵建成通車之際

文章來源:巴中日報  發布時間:2024-06-27

  對速度的渴望,從人類蹣跚學步時已在心里萌動;對效率的追求,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而更加強烈。高鐵,作為我國現代化重要的交通工具,不僅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也為流動中國注入了繁榮活力,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鐵力量”。

  超過3000年的抗爭,大巴山南麓的巴山兒女終于擺脫了用腳步丈量距離的漫長的米倉古道時光;30年的奮進,我們逐漸擁有高速公路、鐵路、機場,借助現代交通工具,努力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三十而立再出發的起步之年,隨著巴南高鐵的開通,巴中終于補齊了現代交通體系的最后一塊短板。

  2024年6月27日,注定將載入巴中經濟社會發展的史冊——經過連續十余年夜以繼日的努力,巴中人民的高鐵夢想,終于在這一天照進現實。交通領域向“新”求“質”,讓老區人民有了足夠的能力和底氣踏上新征程,推動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市建設邁出新步伐、站上新臺階。

  一條激活奮進的圓夢之路

  “巴中,你讓我感到陌生。”近年來,無論是眾多在外的游子,還是身居本地的巴中人,不時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如今,隨著境內首條高鐵的開通,巴中融入祖國高鐵版圖,全方位邁進“高鐵時代”,打開山門擁抱世界,這種感慨將會更加深刻。

  巴中的“陌生”,源于日新月異的變遷,源于舊貌換新顏的幸福,源于基礎設施建設的久久為功。

  巴中的交通發展史,最能折射歷史的變遷,映照時代的脈動。5000年前即有人類活動的巴山區域,用數千年時光打通了連接關中平原到天府之地的米倉古道,近3000年的翻山越嶺、肩挑背扛讓巴人吃盡了苦頭。到了近代,南下到成都,動輒步行半個月或乘車三五天,是巴中人記憶中的艱難旅途。

  交通是發展的戰略基石,是區域振興的命脈所在。巴中人寧愿苦干、不愿苦熬,改變交通劣勢的決心無比堅定。以1993年巴中成立地區為起點,在30年間完成了交通領域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追趕,沒有高等級公路,不通高速公路、鐵路和航空的歷史被逐一改寫。到建地設市30周年時,巴中的公路路網密度居全國20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首位。

  修一條高鐵,造福一方百姓,帶來一方繁華。鐵路有長距離運輸、運量大、運輸成本低,節能、全天候、安全等多種優點。高鐵相對普通鐵路還有巨大的運輸承載能力、超高的效率、更高的技術指標和舒適度等方面的優勢,對于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快速發散、流動有不可替代的資源集聚效應。

  “期盼高鐵修到我家鄉”,成為360萬巴山兒女的共同心聲。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2008年,巴中首條高速公路廣巴高速建設如火如荼時,巴中已經謀劃巴南高鐵建設;2012年,巴中開通到成都的普通旅客列車時,在成都火車北站??康某膳烹姎饣熊囍?,巴中的“綠皮車”格外刺眼,讓巴中人的“高鐵夢”愈加強烈。鍥而不舍的巴中人,在一次次爭取中為巴南高鐵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終于在2019年12月迎來了項目正式開工。

  巴中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張云清介紹,巴南高鐵通車后,巴中至成都至重慶的通車時間極大壓縮。巴中人過去以公路運輸為主的出行方式將發生質的改變,逐步變為可選擇公路、高鐵、航空等多元化立體交通運輸體系。

  2024年,巴中三十而立再出發的起步之年,巴南高鐵的開通,補齊了巴中高質量發展的交通短板,巴中區位優勢迎來新提升,打通了巴中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大動脈,為巴中注入發展新動能。

  一條欣賞巴中的文旅之路

  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指出,做優做強文旅融合發展區,建設文旅融合和全齡康養勝地。高鐵開通之際,全域聯動做強文旅,正逢其時。

  巴中東站正對面數百米外有一個叫茍家灣的地方,100年前,中共地下黨員在這里成立了巴中第一個黨支部——興文茍家灣黨支部,自此點燃了巴山革命的燎原火焰。

  如今的茍家灣早已被現代化的公園、高樓所代替,原址附近的巴中經開區興文街道興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有一個紅色主題展廳,用專門的章節介紹興文茍家灣黨支部的活動情況。旅客從東站步行僅需幾分鐘即可到達。

  作為全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巴中歷史厚重、文化璀璨,境內紅色文化景點眾多。以巴中東站作為起點,向西行駛10余分鐘車程,可達川陜蘇區將帥碑林,領略全國最大紅軍將帥碑林帶來的震撼;向東南方向行駛50分鐘車程,可達位于平昌縣的劉伯堅烈士紀念館,感受被毛澤東譽為“我黨我軍政治工作第一人”——劉伯堅烈士的風采;向東北方向行駛1小時車程,可達位于通江縣的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這里長眠著25048名紅軍烈士,是全國安葬紅軍烈士最多、規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巴中現存900余處革命遺址、遺跡,10617件館藏紅軍文物,旅客從走下高鐵的那一刻起,便可以開啟一場震撼心靈的紅色之旅。

  除了厚重的紅色內涵,巴中還有“含綠量”十足的景點。全市有1個世界地質公園、1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21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涵蓋“葉、石、洞、峽”等自然風景中最精華部分。

  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副局長石虎表示,巴南高鐵有效解決了巴中發展文旅產業長期面臨的交通通達性問題,讓游客可以更輕松地到達光霧山、諾水河、恩陽古鎮等知名景區,極大地提高了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適度。高鐵運行速度快、準點率高,極大縮短了游客的出行時間。隨著“同城效應”的逐步顯現,周邊地區的旅游資源可以通過高鐵相互串聯,形成更大的旅游網絡,吸引全國各地更多的游客發現巴中、欣賞巴中。

  一條開放合作的聚勢之路

  讓四海咫尺,讓人心凝聚。巴南高鐵為巴中打開了一扇通向遠方的大門,讓巴中人更加自如地廣邀賓朋,赴一場共商發展的“紅色之約”。

  以開放的心態找“親戚”,用共贏的理念尋“伙伴”。今年以來,巴中與成渝城市圈黨政交流、項目對接頻繁,全方位多領域繪制藍圖,廣交朋友攜手奮進新征程。巴南高鐵的開通,開辟了巴中與外界合作的“快車道”,更有利于拓寬廣度融入“新通道”,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市投資促進局副局長王啟壽認為,巴南高鐵開通,有利于提升發展環境、加快要素流動,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升級的重要引擎,是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紐帶,是推動投資企業發展的有力支撐。將催生巴中到南充1小時經濟圈、到成渝2.5小時經濟圈的形成,讓經濟協作、區域一體化進程全面提速,過去制約巴中發展的壁壘正在被打破。同時,巴中豐富的資源優勢,將更好地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有利于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提供展示窗口,極大地增強了外來企業在巴中投資的信心,吸引匯聚更多國內外優秀企業和人才來巴創新創業。

  巴南高鐵開通,為我市創新布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提供強力支撐。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蒲浪表示,巴南高鐵可以將巴中優質農產品的銷售半徑、銷售市場拓展到全國,為促進巴中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創造發展條件。隨著巴中對外開放的腳步進一步加快,游客、人才接踵而至,企業紛至沓來,城鄉融合、農旅融合加快提速,催生新的發展理念、消費結構和生活方式等,鄉村治理、城鄉二元結構、三產融合發展將極速蝶變。巴中“三農”必將在傳統與現代交流融合中,產生新的生產力,進入新的發展賽道,形成新的增長極。

  一條追趕跨越的希望之路

  中國高鐵開通16年來,在各地以驚人的擴張速度和卓越的技術標準,詮釋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高鐵經濟圈”使環境優勢和資源優勢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在提升通行速度的同時,改變沿線的發展維度,讓“高鐵為美好生活加速”名副其實。

  巴中各方已摩拳擦掌,以建設“一市四區三地”為指引,讓沿線經濟“活”起來、“火”起來,共享高鐵紅利“大蛋糕”。

  巴南高鐵的開通,使恩陽區成為全市唯一真正意義上實現“鐵公機”的縣(區),對政治、經濟、社會都將產生巨大影響。恩陽區發展改革局黨組成員、項目辦主任鄭龍介紹,恩陽正加緊抓好項目投資工作,全力推進駐點招商、小分隊招商、產業鏈招商、委托招商,力爭全年簽約落地項目50個、到位資金70億元以上,同時提前謀劃“十五五”規劃。

  高鐵也為巴中經開區集成創建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注入新的活力。巴中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茍春生表示,巴中經開區正圍繞把高鐵樞紐優勢轉化為以產興城、營城聚人發展優勢,重點抓好功能空間布局、產業功能區規劃、城市節點設計,同時整合資源編制主導產業圖譜、突破發展先進材料、電子信息、醫藥健康三大主導產業,加快發展物流業、金融業、信息服務業三大支撐產業,補齊總量與質量、科技與創新、外資與外貿短板。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何光映表示,高鐵將助力巴中工業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為“生態工業興市、先進制造強市”插上騰飛的翅膀。

  四川巨星銘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行政副總、招投標總監楊暉表示,巴南高鐵開通,為公司產品輸出和市場拓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實現與發達地區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

  速度和激情共舞,夢想與幸福和鳴。回首過去,巴中人在逆境中奮進,讓交通承載著游子思鄉、萬家團聚的夢想;展望未來,馳騁在巴山大地的鋼鐵巨龍,正托舉起巴中兒女追趕跨越的希望,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用奮斗換來幸福、用拼搏書寫榮光。(記者 陳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