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供銷社近年來迎來功能重塑、活力煥發的新階段。山東省臨沂市費縣供銷社探索開放辦社新模式,吸納縣域內優質企業和合作社,成立供銷企業聯合會,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的助企惠農新路徑正在逐步形成。
薛莊供銷社院內秋月梨收購現場
打造供銷系統“大家庭”
“過去,費縣供銷系統基礎薄弱,各領域缺乏龍頭企業,我們根據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關于開放辦社工作的指導意見,將縣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吸納進來。”費縣供銷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王慶華說,以開放辦社為抓手,費縣供銷社于2022年1月成立費縣供銷企業聯合會。
該聯合會根據行業領域細分為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業社會化服務等十大板塊。聯合會每季度召開會長辦公會議,研究解決各企業單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幫助鏈接合作意向,使開放辦社單位融入供銷系統“大家庭”。
傍晚時分,在費縣供銷企業聯合會會員企業——山東金翅鳥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直播運營部的幾位主播和攝影師正在忙碌,為晚上的直播帶貨作準備。當天,直播團隊重點推薦的是一款名為“春日小新”的可生食富硒鮮雞蛋。“感謝金翅鳥為我們搭建線上推廣渠道。”新四維(山東)生態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善廣說。
新四維公司是首批費縣供銷企業聯合會會員企業。這家企業專注于生產高品質雞蛋,日供應雞蛋700萬枚,“春日小新”是該企業的高端蛋品品牌。由于缺少線上推廣渠道,企業做靚品牌、拓展業務的目標一直未能實現。
“這恰恰是我們的長項。”山東金翅鳥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英說,企業主打達人分銷、品牌推廣等業務,此前接手的訂單小而雜,形不成規模。在聯合會的協調下,金翅鳥公司和新四維公司達成獨家代理合作協議。金翅鳥公司接手新四維公司的文案策劃、現場拍攝、直播運維等品牌宣傳工作。
“依托縣城發展的中小企業底子薄,需要抱團取暖,會員企業彼此對接需求,共享資源。”王慶華說,目前,費縣供銷社正與金翅鳥公司聯合打造杏壇國際數字供銷運營中心,通過直播帶貨及線下推介等方式,拓寬費縣優質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
網上平臺推動數字供銷
2023年,費縣供銷社探索建設“數字供銷”運營平臺,與山東農投供銷供應鏈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供合銷”網上商城小程序,拓寬商品購銷渠道。
在費縣供銷社數字供銷運營中心,可視大屏上顯示著“供合銷”網上商城的實時訂單、倉儲信息、銷售額等數據。王慶華打開“供合銷”網上商城小程序,向半月談記者展示小程序上的商品。
“目前已上架了300余種優質農副產品和日用消費品,凡是進入產銷渠道的企業必須簽訂品質保證協議。”王慶華說,自2023年4月上線運營以來,平臺累計交易超19萬筆訂單,總銷售額超1.3億元。
提起“供合銷”網上商城小程序,山東左三姐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左百麗稱贊不已:“過去我們企業的石磨面粉、黑小麥面粉只在本地銷售,如今依托小程序,產品賣到一線城市,銷售額達1500萬元。”
費縣供銷社還推進建設縣鄉村三級農村現代商貿流通服務體系,在縣域內打造了10處“數字供銷”體驗店,15處鄉鎮供銷綜合服務站,150處農村綜合服務社。
“不僅帶動農產品上行,更推動工業品下行,為農戶提供可靠的農資產品。”王慶華說,費縣供銷社打造費縣供銷綜合集配中心,在每個行政村都設有農資經銷店,農資產品通過供銷渠道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質量價格,打通了農資配送最先一公里和為農服務最后一公里。
代種代收,“田保姆”提升農業經營效率
當前,不少農民從鄉村走向城市。如何解決“誰來種地”“地怎么種”問題?費縣供銷社鼓勵各基層社、農民合作社、為農服務中心等經營服務主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圍繞“耕種管收”等農業生產環節,因地制宜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
在位于薛莊鎮的費縣順和農機化種植專業合作社,1600平方米的標準化機庫里,播種機散件整齊排列。農閑時節,維修工人正在保養機械、組裝設備,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準備。
費縣順和農機化種植專業合作社是費縣供銷企業聯合會會員單位,為農戶提供“耕種管灌防收儲銷”全過程農業綜合服務,年均機械化服務面積2.6萬畝,直接服務農戶1800余戶。
農業生產具有在地化特征,農民的生產生活均在一起,合作模式相對成熟。“在各村選擇有責任擔當、有機械化服務經驗的農機手作為村級服務主體。這些農機手熟悉本村人和地,流轉或托管本村及周邊小農戶的土地。”費縣順和農機化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現龍說,合作社在農機統籌、農資統供、農產品回購等方面為農機手提供綜合服務,形成合作社服務農機手、農機手下沉到村服務農戶的格局。
“農機農資一條龍,直供直施到田間。”對于合作社的托管服務,張現龍用一句打油詩加以概括。“農戶可以自由選擇單環節、多環節或全程托管。有的農戶只想要我們測土配肥,有的農戶則希望我們從栽培、管理到采收都包了。我們充分尊重每位農戶的意見。”
費縣薛莊供銷社主任鞏紀帥說:“我們為農戶提供從種苗供給、田間管理、果品收購等全產業鏈服務,帶動農戶種植優質秋月梨,服務面積超過1.5萬畝,采收季代購代銷秋月梨300余萬斤。”
薛莊鎮言店村村民張恩寶說,在合作社的幫助下,測土配肥、打藥套袋、修剪果枝等都得到專業化指導。“現在果子長得又好又多,不論大小,合作社全部回收,不再愁銷路。每畝利潤從之前的7000元提高到現在的1.6萬元左右。”
“供銷社利用渠道優勢,避開中間商收購倒賣,保障農產品在收購端高于當地市場價,在零售端低于市場價,使農民和消費者的利益都得到保障。”王慶華表示,2024年,費縣供銷社將以開放辦社為抓手,持續建設數字供銷運營平臺,暢通縣鄉村三級現代商貿流通服務網絡,不斷筑牢供銷社“為農、務農、姓農”根基。